400-8018-418
园区介绍 园区新闻 园区活动 联系我们
首页 园区新闻 生态共建 探索产业升级新路径|AI赋能重庆制造业创新发展交流会圆满举办 详情
生态共建 探索产业升级新路径|AI赋能重庆制造业创新发展交流会圆满举办
时间:2025-04-20 10:43:25

2025年4月13日,重庆软件园化身 “产业会客厅”,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高规格头脑风暴。会议特邀政产学研界的50业内专家、企业家、政府领导齐聚山城,围绕 33618 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三大板块,共商AI+制造业在重庆的本地化创新发展路径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信通院、沪渝人工智能研究院单位的专家学者,腾讯、华为、奇安信等行业巨头,长安汽车、赛力斯宗申产业集团中冶赛迪集团、中国四联集团、重庆机电青山工业等本土龙头企业还有云从科技、首都在线固高科技、拓维信息等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广域铭岛、忽米网、中移物联网、联通5G等服务平台,以及耐视特、卓世科技等行业垂直细分领域企业齐聚一堂,共同绘制重庆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 未来图谱重庆市政府副市长郑向东、市政府副秘书长全伟,市经济信息委主任王志杰、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吴涛,南岸区政府区长重庆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喻显镔南岸区政府副区长石少林等领导出席

构建重庆产业生态:从 开放平台  创新磁场

作为活动主办方,重庆软件园以 “开放平台” 定位打造交流场景。园区内的众创空间化作 “思想碰撞场”重庆软件园总裁孙丕宏主持本次闭门交流会

会上,重庆市经济信息委主任王志杰详细介绍了重庆市制造业产业发展和 AI 赋能应用情况。他指出,重庆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构建 “33618” 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制造业已成为重庆的亮眼名片。2024 年,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西部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技改投资、工业利润等指标均实现显著增长。同时,重庆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生态逐步完善,但仍需在技术创新、产品供给等方面发力。

北京大学邹月娴教授现场开讲《大模型技术演进与赋能产业发展》,从全球 AI 产业格局切入,解析 Deepseek 等国产模型如何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应用门槛,为本土企业打开AI + 制造的想象空间。

三大产业板块论剑:场景落地成破题关键

1.新一代电子信息:数据要素激活产业新质生产力

中移物联网董事长蒋文隆引导发言提到,制造业的新趋势:数据要素丰富、生产环节智能跃升、垂直大模型驱动决策智能化。建议建立政府主导的双向信任机制,汇聚工厂标注数据,推动行业大模型建设;政府、企业、运营商共建良好测试环境,解决数据泄密等隐患;推动数据行业标准制定,为 AI 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首都在线董事长曲宁、拓维信息集团副总裁柏炳军、固高科技副总经理吕恕、中冶赛迪集团副总李志在交流讨论中表示要根据重庆产业差异化特点,走差异化策略,在数据侧要实现多模态的数据采集与融合,建立跨企业的数据协同生态,尤其是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数据协同生态。要重视人才,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打造制造业的AI原生人才。

2.智能网联汽车:从 “软件定义” 到 “AI 重构”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罗蕾引导发言指出,汽车产业已进入 “AI 定义汽车” 时代,汽车产业要全栈式的创新,重庆要充分发挥汽车产业这个火车头的地位,带动机器人、低空经济,它们具有技术同源、供应链互通、应用场景融合的特点,具有极高的产业协同发展潜力。宗申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兼常务副总裁李耀、长安汽车副总裁贺刚、赛力斯集团副总裁王平、奇安信集团产品总经理邬怡、联通(重庆)5G融合创新中心总经理周华、广域铭岛交付中心总经理麻荣誉、青山工业副总经理潘凯、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主任石霖等表示,人工智能是大趋势,企业也一直在全力推进,在这个过程中,要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交易平台,要充分利用这些数据不断迭代智能工厂,真正做到智能决策、智能制造,同时各个企业老总也提到了重庆AI人才和一线城市相比还有差距,尤其是大模型、大数据相关的人才。

3.智能装备与制造:小模型撬动大场景

中科云从总经理张立基于“如何打造工业的高质量数据集”给了如下建议,可以根据重庆丰富的产业链基础,去规划重庆的工业场景图谱,通过场景切口往下形成基于场景的数据集和模型,当一个个的场景被打造出来,相应的工业数据集和模型集就能聚集成为后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忽米网CEO巩书凯提到,忽米网正在构建摩托车制造领域的行业知识库,打造摩托车智能制造AI大模型,建设“数据驱动、实时响应、智能决策”的柔性制造体系。此外沪渝人工智能研究院AI大模型中心主任齐鹏卓世科技创始人王亚、重庆机电副总经理秦少波、耐视特总经理龚隆有、四联集团科研生产管理部副总经理黎昱也围绕工业场景、工业大模型依次进行讨论发言

产学研深度融合:勾勒人才与产业 “双向奔赴” 图景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杨帆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院江南分院副院长郑太雄华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品专家黄清成、腾讯西南人工智能事务负责人高天垚就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纷纷建言献策。要结合重庆产业基础,建议避免与北上广深同质化竞争,聚焦自身优势,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中走出独特路径。建立 产业导师进课堂、学生团队进企业 的双进机制,打破传统模式,增加交叉学科,培养 “AI + 制造” 复合型人才。

智能互联网研究专家、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凤凰卫视评论员项立刚提出人工智能软硬件一体化发展方向,认为重庆在硬件制造(感应器、智能终端)已有产业基础,可进一步发挥优势;同时建议重庆利用复杂地形等独特条件,探索构建全新的智能化系统(如空间导航、城市级智能引导),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未来展望:持续激活 33618产业生态

参会企业家、行业专家们纷纷点赞重庆软件园搭建的产业生态平台希望把“头脑风暴”变成常规动作。南岸区政府区长,重庆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喻显镔介绍了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方面的优势,诚邀广大企业伙伴来区发展。郑向东副市长在总结中谈到:“生态是路径,生态也是目的,生态更有强大的力量。只要生态一形成了,会自生长,这个系统才会有力量,才会产生更大的核聚变效应”。